最可怕不是裁員 是裁員前的恐懼(下)

Anya Cheng 矽谷阿雅
8 min readMay 12, 2020

--

文:矽谷阿雅

最可怕不是裁員 是裁員前的恐懼(上)https://bit.ly/3fJygfk

美國受疫情連帶金融風暴,裁員當然是很可怕,但其實最可怕是裁員前的恐懼,特別是你已經有看到蛛絲馬跡,又不知道裁員什麼時候發生,你想要做得好一點,但通常這時候,你已經像是已經經歷苦戰、快要戰敗的士兵,你全身是傷、累得站不起來,你知道其實放鬆一下會比較好,但你又不敢,只好在身心俱疲burn out的時候硬是試圖再加班、再努力,但其實就像籃球場上球員手氣不順,要是沒有暫停根本投不進。

回頭看,公司業績不行根本不是你一個人可以解決,團隊沒能善用你的長處、老闆不能帶你讓你表現優異也不是你的錯。就好像懷疑另一半偷情的人,最痛苦不是發現對方變心,是懷疑對方變心又沒有證據。或許就像這樣的恐懼,讓之前臉書工程師從辦公室頂樓一躍而下。

其實,不過就是個工作,who cares? 像是年輕時你失戀,覺得這輩子心碎再也不會好,結果回頭看根本是搞笑!

下一個工作會更好

幾乎所有我認識被裁員的人之後都找到比之前更好的工作,畢竟世界很大、工作很多,再怎麼樣不景氣,你只需要一個工作!那些你學的東西,都在你身上,誰也拿不走!特別是失敗的事情,你從中學得特別多。裁員的這件事強迫你休息,讓你退一步想想自己想要做什麼,大家幾乎都有很好的下一步。當下,你真的不能相信會柳暗花明,但那一天就是會來。

跟失戀的人一樣,你或許剛開始會很情緒化,充滿怨恨、憤怒、傷心,你或許工作機會很多,但每樣事情都不想做。但慢慢的你就會覺得解脫、平靜、海闊天空,你會發現自己好像好多事情都可以做,想了各式各樣的職涯選擇,接著你開始跟不同的人聊聊天,慢慢發現對自己求職最重要的條件是什麼、最適合的工作是哪種,接著針對條件,你縮小求職目標,開始出擊,接著展翅飛揚再出發!

有人問就這麼說

離職說明的重點有兩點,一個是講對方公司吸引你的地方,一個則是敘述你想找的工作和相關的技能,其他都不是重點。

你可以說:「因爲最近的組織重整,我的職位被縮編,讓我有機會找進出口專案管理的工作,以及善用我過去跟服飾廠商議價及管理物流時程的經驗,特別是用我極佳的溝通能力。」或是「因為B公司近年著重在夾克進出口,特別是跟東南亞廠商合作,我身為一個專案管理經理,我過去有很多物流及和工廠合作的經驗,特別是複雜繁瑣的報關流程,我想這些跟貴公司近年的發展很有相關。」

如果你現在沒工作,但對方也沒問,應該說嗎?如果是對你不利的資訊,在對方沒有問的情況下,沒必要主動告訴別人,但如果對方有問,誠實以對,輕描淡寫,把重點放在你能夠帶來的技能和知識上。重點是保持正面態度、敘述你想找的工作和相關的技能。

雪中送炭 累積人脈銀行

2008年金融風暴時,我到了紐約找工作,當時,我在一場座談會上認識了NBC和CNN的副總,多年來我一直跟他們保持聯繫,其中美國知名電視台NBC的行銷副總比爾(Bill Hartnett)住在紐約,我每到紐約,都會約他喝咖啡。

前面幾年,當然都是比爾在幫助我,給我職涯建議。幾年後,我到紐約拜訪朋友,我照例寫信給他,他回我:「我很樂意見面,但想先跟你說一聲,我被裁員了。」我們約在曼哈頓的一個小咖啡店聊天,那是個稍嫌老舊的咖啡店,紅褐色的木桌椅,高大的比爾拿著腳踏車帽走進來,一如往常,他還是創意無限,談了些他最近讀的書、學到的趨勢,不過這次,他提到自己已經一陣子沒工作,過程中他聯繫了很多老同事,很多人大概很忙,都沒回他。說到這裡,他往遠方看了一下,嘆了口氣,有些落寞。但他畢竟曾經是大咖,他很快收起倦容,像是想起自己是前輩一樣,關心我最近忙些什麼。

和他說再見後,我想起其他我在座談上認識的大咖,我介紹CNN的副總等人給比爾,我跟他說:「或許我不能幫你,但我認識這些人或許可以幫你!」幾個月後,我給他寫了張卡片,沒什麼內容,就是跟他問好,希望他找工作順利。不久後比爾來信,他分享自己失業日子的心情起伏,有一天幾個跟他約見面的同業臨時都取消見他的會議,他沮喪地坐在沙發上,卻發現坐到了一張卡片,原來是不知道什麼時候,他小兒子把我寄給他的卡片塞到沙發下。看著卡片上的祝福,他想起自己是那個帶給後輩鼓舞的榜樣,頓時又充滿希望。

別讓恐懼壓得讓你把夢做小了

曾經有個讀者,他說因為擔心美商裁員多,所以雖然四年前就想到海外工作,但只考慮谷歌,因為想說大公司風險比較低,結果連續四年都沒上,就一直還待在台灣不很喜歡的工作。我想真可惜,要是他四年前到矽谷中小企業,大概兩年前就有經驗、跳槽到矽谷谷歌了。而且矽谷有經驗的工程師至少年薪五百萬台幣,加上市場供不應求,就算被裁,我想應該很快就能找到其他工作。

假如你想做新創,你想想,你的競爭對手都受到金融風暴衝擊,你打敗他們的機會大幅增加;很多企業受到新冠病毒疫情衝擊,但也有金融、物流、電商、科技、醫療產業逆勢成長;你想建立人脈,因為金融風暴受影響的業界人士肯定現在對你的關心特別感動;你擔心失業率增加,但還有那麼多職位,你找工作,只需要一個!別讓恐懼壓得我們把夢越做越小了,你真的要為自己勇敢一次!最壞時代,更要敢TRY!

內容選自書摘:矽谷阿雅《追不到夢想就創一個!》從台灣記者到臉書電商產品經理的顛覆筆記 📒

博客來購書全球直送+電子書立刻看 https://www.books.com.tw/products/0010859120

矽谷阿雅新書《追不到夢想就創一個!》從台灣記者到臉書電商產品經理的顛覆筆記 5/27上市

台灣女孩勇闖矽谷,教你在「慌世代」逆勢突圍!有時候,機會是給準備好的人的,但其他時候,真的沒有機會,與其在那空等,不如自己創造。等別人給你開一扇窗很好,但偶爾,你要自己把門踹開。如果你追不到夢想,那就自己創造它!最壞時代,更要敢TRY!

一個蘋果日報的小記者,怎麼變成矽谷產品長、行銷長?

一個文組的七年級女生,怎麼跨領域到高科技公司帶領工程、數據等團隊?
沒有身份、沒有背景、在台灣長大的阿雅,用她的故事告訴我們,她做得到,你也可以!只要你懂得方法,勇敢顛覆!

忠於自己的興趣、敞開心胸嘗試、有機會就把握、遇到不會就學習!面對這個沒有人經歷過、沒有人能預測的年代,對現況不滿意?對未來迷惘?不知道如何做選擇?別怕!我們就像是一群「慌世代」的拓荒者,而拓荒者的未來,就是靠自己創造!假如你不反骨,怎麼可能顛覆?

在美國工作十幾年,阿雅用她收穫的視野、經歷、專業,在書中具體教讀者怎麼突破困境、顛覆規則。常常我們以為無路可走,有可能是因為害怕,也可能是因為一無所知……別擔心!本書詳述阿雅自己創造職位、創造機會、創造自我條件,進而創造出自己夢想的動人經歷,你將從中獲得無限的激勵與力量,跟阿雅一起成為職場不死鳥!

關於矽谷阿雅

鄭雅慈 Anya Cheng

台灣人,現居美國矽谷。原為台灣蘋果日報記者,毅然辭掉工作赴美讀書,一路到矽谷科技公司擔任電子商務app產品長。榮獲十多項美國數位大獎、美國Min雜誌年度最佳行銷人獎提名、Girls in Tech 40歲以下女性科技精英榜、台灣十大傑出青年提名。

阿雅在美國的十幾年工作經驗,讓她有了很多新的視野,經常在臉書「矽谷阿雅」粉專分享在美國的職涯故事、海外求職秘訣、矽谷最新產品管理與行銷知識。在美國西北大學、聖荷西州立大學、喬治亞大學擔任客座講師,受邀在成長行銷座談會、數位分析座談會、手機創新座談會、矽谷頂級新創加速器Plug & Play等美國大型座談會演講,也擔任人工智慧新創公司顧問。在TEDx Talk主講【慌世代-拓荒世代】,吸引台灣各大媒體驚艷報導,並在全台超過20間大專院校與企業巡迴演講。

芝加哥大學企管碩士(University of Chicago)、西北大學整合行銷傳播碩士(Northwestern University)、政治大學學士。

│工作經歷│

現籌備人工智慧新創中。曾任:

美國──

臉書 電子商務產品經理、科技與創新產品行銷資深經理

eBay 手機拍賣新興市場產品長

麥當勞 全球電商資深總監

目標百貨(Target Corporation,美國第二大零售集團)平板電腦電商產品長

希爾斯百貨(Sears Holdings,前美國第四大零售集團)手機電商產品經理、大數據行銷分析經理

凡斯媒體集團(Vance Publishing)數位產品經理、數位行銷品牌經理

台灣──

卓越公關不凡廣告 經理

蘋果日報 記者

--

--

Anya Cheng 矽谷阿雅
Anya Cheng 矽谷阿雅

Written by Anya Cheng 矽谷阿雅

CEO, https://taelor.style. Product Head/Lead at Meta, eBay, Target. TEDx Talk speaker. Book Author.

No responses y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