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百封履歷一份商業企劃 創造了在美國的第一份工作…
文圖/矽谷阿雅 (現任美國eBay舊金山總部全球新興市場產品長)
我在矽谷帶領數位團隊,曾帶團隊沾光美國數位界的奧斯卡獎Webby的年度最佳App。事實上我在美國找第一份工作的經驗曾經相當悲慘 。
我從美國西北大學畢業那年正逢美國金融風暴,失業率百分之十,幾乎每家公司都在裁員。我英文爛到爆、在沒有工作簽證、沒特別出色工作經驗,但總覺得來了美國留學,「先拼了,真的找不到工作再說。至少不會後悔囉!」
我當年很傻,一直想找一個根本不存在的工作:在媒體集團做行銷。因為我曾是記者,來美國念了行銷,但其實媒體公司根本幾乎沒有行銷,你什麼時後看過台視新聞打廣告在華視上?而且媒體產業講求文化認知,你什麼時後看過自由時報僱用一個巴基斯坦人做行銷?
沒人脈?從拜訪老師開始
大家都知道找工作講求人脈,但是第一次到美國的我哪有人脈? 那就從不管認不認識的老師開始吧,老師總不會拒絕學生的會面吧!我逐一拜訪所有西北大學有媒體背景的老師,見面前我先查好老師過去曾經工作的公司,找好有興趣的職位,「老師,我在找這個工作,請你介紹以前同事某某,信我都幫你寫好了!」
在一次拜訪(不認識我的)教授談話中,教授雖然表示無法協助介紹工作,但邀請我聽一場演講 。美國媒體集團凡斯公司總經理佩吉是其中一名講者,當時他們公司沒有徵人, 但是佩吉答應讓與人力資源及數位部主管聊聊天。面試過程相當順利(其實就是個聊天因為他們也沒找人啊!)。但,回家後卻音訊全無。
「我為什麼願意見妳? 因為有膽求見的人並不多! 」
不放棄的我列下心中前三十理想公司,既然想找媒體公司,我飛到美國兩大媒體重鎮紐約及洛杉磯投靠朋友,各暫住月餘,每天拜訪四到五個相關領域的校友及高層,我找到各公司的高層,包括紐約時報CEO、CNN行銷長、華納集團副總、NBC資深副總等,其中美國電信業者龍頭公司Verizon的行銷傳播總長在接到我的電子郵件後,立刻回我「好啊,這個咖啡店今天下午五點見?」見面後他說:「你知道我為什麼願意見妳嗎? 因為有膽直接求見的人並不多! 」就是這樣傻膽的企圖心讓我嶄露頭角。
但長達兩個月的旅行與拜訪並沒有讓我找到工作 — -雖然那些高層都對我印象很好,但大家都在裁員。
回芝加哥後,我跟之前面試的凡斯媒體人力資源聯繫,接起電話她竟說 :「妳來面試後公司進行了一場大裁員,我自己都失業了!」我約她喝咖啡,失業的她少了公司包袱,把公司對我的想法、各部門主管喜好、公司策略等逐一毫無保留地告訴我。
找不到,就自己創造
更了解凡斯的需求後,我到街頭、網路搜尋訪問凡斯公司的讀者、客戶及競爭對手,整理成二十頁的商業計畫,寄信給凡斯總經理佩吉:「我到了紐約及洛杉磯見到大部分您的競爭對手,我整理了一些他們的最新策略,妳有二十分鐘聽嗎?」
面談後,佩吉說:「你願意先當約聘僱嗎?」我其實連約聘僱的英文都聽不懂,就先說好了。我們創立了一個新的數位行銷與產品部門。 在媒體公司做數位行銷與數位產品,真的讓我找到了!就這樣,我沒有「找到」工作,而是「創造」了自己的工作。
一起來矽谷闖吧!我等你的履歷!
相關故事在今周刊 台灣女孩剛畢業 就讓《紐時》高層約面試
更多文章在臉書粉絲頁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AnyaChengSanFrancisco/